睡前有感

  幾天前躺在床上,真的發現什麼叫輾轉反側。我發現一個人在獨處時,最容易思潮起伏,平常沒有想到的一些全都跑出來了。躺在床上,在一片漆黑無聲之中,是最能真正看到自己的時候。平常時候,外界干擾多,注意力全集中在外物上,偏偏對自身的種種視若無睹——可這不是最根本的嗎?
  我有點了解,為何許多人要講靜心。固然是為了要觀外,更是要觀內,不靜下來豈能體察內心之所思?而做到靜心最直接的就是獨處,遠離紅塵俗世,不正是許多修行者所選擇的方法嗎?我在睡覺之前,忽然有了這樣的感受:此時,天地之間彷彿沒有其他事物,萬籟俱寂,甚至能聽到自己的心跳;身體的感覺極為敏銳,哪裡的肌肉被張緊,哪裡的肌肉鬆弛,哪裡不太舒服,都可以清楚感受到;眼前一片漆黑,置身在一片空無之中——真的像是不再有其他事物一樣。
  在這種孤獨的環境之中,唯一最活絡的就是我的大腦,思緒彷彿沒有窮盡似的,從心底接連不斷的冒出,然而雖然萬念俱生,卻沒有混亂的感覺,像是不斷湧出的清泉一般,思路清澈通明,是白天時無法比擬的。然而這種思考又似乎並非由我主導,我好像只在剎那之間靈光一閃——好比突然想到了什麼事,就如同鑿開了一個洞一樣,思泉不絕地湧出,而已非我所能控制。
  記得那天,我想的就是「孤獨」這件事,大概是躺在床上突然有了這種感覺——有時真覺得自己相當多愁善感。孤獨是怎樣的一回事呢?人在世上似乎都是孤獨的,不然怎麼會想和別人建立某種關係呢?但人真能不再孤獨嗎?
  想著這種事,思緒流轉之間,頭腦好像愈來愈清晰,自然也難以入睡,不知不覺一個小時已經過去了。我起身,欲將方才所思寫下,但是看到室友猶在打電腦,忽然那種感覺消失了,遂不再多想,倒頭再睡,朦朧間不知過了多久,才沉入夢鄉。

成為神?

  科學的發展,在這數百年間突飛猛進,似乎成了一種新興的宗教,大家(至少是大部分人)都相信它無所不能,傳統的宗教,如基督教、佛教,反而好像成了一種迷信。
  事實上,科學的確有其力量,這是無可否認的,先不談科學是不是萬能,僅僅就我們現在擁有的科技,似乎就有非凡的能力。據說耶和華創造了世界,人類現在雖然還未到此地步,但移山填海,改變地貌,幾乎也能做得到;耶和華創造人類,人類現在的生物技術,好像也相差不遠,起碼複製一隻羊不成問題。當然科學擁有的能力跟神還差的遠,但掌握科學技術的人類,似乎有認為自己是神的傾向。傳統宗教的神,看不到摸不著,信與不信,存乎一心,但是科學之「神」,卻是有具體的成果,這樣來看,對人而言,科學似乎比上帝厲害的多。掌握這種能力的人類,是不是因此興起了一種想法,認為自己能夠主宰這個世界,已經是「神」了呢?
  首先,這種宰制萬物的想法,就不太合理。近年來有很多環境問題浮出水面,大者如全球暖化,小者如土石流,似乎都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,因為很顯然的,以前沒有這類問題,而也沒有人討論之。這就表示,「神」的地位有些動搖,顯然有些事情不在掌控之中。
  本來,事情不在掌控之中,也是相當合理的,比如做實驗,燒瓶裡的反應有了意料之外的結果,有時候也不用太驚訝。不過當這些結果反過來影響到我們本身,比如燒瓶砰的一聲爆炸,就不得不令人吃驚了。如果我們對全球暖化、土石流的現象感到驚訝的話,就是基於相同的心理。
  人類藉著科學的力量,分析宇宙,改變世界。本來,環境總是在變化的,變化原是自然的,這無須驚訝。使我們感到驚訝的因素,並非意外本身,而是心態的問題。如同燒瓶的例子,我們將自然當成燒瓶裡的東西,加以實驗、反應,這種將人類與自然切割的心態,也就是自認為神的心態。基於這種心態,對於所謂「自然的反撲」—如同燒瓶爆炸—會感到驚訝也就不奇怪了。
  顯然人類要成為神,還是遠遠不夠格的,除非我們能脫離宇宙而存在-這明顯不合理-否則人類就是自然的一部分,如何能夠凌駕自然,又如何能夠成為神?
  土石流是濫開發的結果,這是自然而然的,然而如果抱持著「人類-自然」這種對立(或凌駕)的心態,勢必覺得驚訝、不解,甚至難以接受。試想,我們居住在這地球上,我們所做的一舉一動,必將回饋到我們身上,難道我們能自外於其他生物嗎?這個不可分割的整體,牽一髮而動全身,如果我們用分別的眼光視之的話,必然會導致不可想像的結果。
  漫畫「死亡筆記」中的主角夜神月,是個想成為神的人,最後的下場終究是失敗了。失敗的原因不在於聰明不足,而是他沒有認清他也是個人這個事實,他跟他想要操縱的人類,並沒有什麼不同,有一本可以操縱生死的筆記,到最後還是自取滅亡。有了死亡筆記,並不代表可以超越人類,同樣,有了科學,不代表可以超越自然。
  因此,想要解決種種問題,第一步其實是重新反省,這些並不是「問題」,而是自然的結果,將它視為「問題」其實是心態上的問題,僅僅防堵,只是製造新的問題而已。舉例來說,古代人平均壽命比現代人短很多,這是醫藥不發達的緣故,這難道是個問題嗎?雖然古人今人年壽不同,但都是合乎自然的啊。現代人也有古代人所沒有的文明病,既然覺得古代人的疾病是自然的,現代人的文明病又何嘗不是如此?
  當然這不是說我們就不管這些問題,而是我們面對它們的態度必須調整,要瞭解,科學不是萬能,人類終究不是神,而這些問題看似缺陷,卻是再自然也不過的結果。這樣,也就不會有什麼「大自然的反撲」的問題,這是一種比較好的態度。

回家一直睡

  桌球寒訓結束,終於回家了。想想也兩個多月沒回家了,自從二年級之後,回家的間隔愈來愈長,在外地求學大概就像這樣子吧。
  回家之後,每天過的這子可說是相當單調,但與在學校的日子比起來,確實是多了一份寧靜。待在家裡,一天之中可能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在睡覺,每年放假幾乎都是這樣。想想可能在學校真的很累,要應付源源不絕的作業,考試又接踵而來,整個學期都在匆忙又緊張的心情下度過,身心俱疲的結果,就是整天睡覺。這樣睡了快兩個禮拜,精神才稍有起色。
  人生就在這樣鬆緊交替的情況下度過,想想似乎也是很合理,古人不是說:「一張一弛,文武之道」嗎?古代聖王治理國家是這樣,以此修身似乎也沒什麼錯。本來,休息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嘛。